藝術這件事,離我很遠的,一直沒受過訓練,連賞析這件事對我都是難事,狗嘴裡只吐得出「好看、不好看」這種一點程度都沒有的字眼。
除了交作業,做勞作外,好像從也沒主動想畫畫的念頭。這次好友相約到魚池山中拜訪素人藝術家林淵先生的故居,對我是很難得的經驗呢。
紀念館是由林淵的孫子林日火先生經營管理的。林先生有鄉下人特有的親切和憨直,一到會先播放段介紹林淵的生平影片,讓訪客能更了解這位素人藝術家的成長背景及作品。
接著林先生帶著我們仔仔細細介紹祖父的作品和創作概念,由於來訪的只有我們這組遊客,導覽更是自在,有如接待朋友般的閒話家常。
這樣的參觀行程是和想像中的藝術體驗很不相同的,它更粗壙也沒有華麗的包裝展示,沒有鮮茶品沒有咖啡香,就是在舊人的故居賞著舊人的作品,作品也沒有什麼防破壞的隔離,牛皮崴就坐在那刀工饒趣的雞椅上仰著頭聽著介紹。
那年我在法國尼斯一個美術館看的裝置藝術也是如此。只是那一個啟動了恆溫環境,有流暢的導引動線,更少不了週邊的商品販售。
這一個是隱身山中沒有系統規劃的展館,有的只是後人想保存祖父作品、介紹祖父作品給世人知道的心意。
石頭吧,這麼原始單純的心意,像石頭一樣質樸而堅持著存在。
紀念館的門口。
入門的庭院,草地上的石頭都是老先生的創作。
順著地上有趣的造型石塊就可以走到屋裡。
老先生包山包海,這屋裡外眼睛看得到的,全是他所作。
老先生只唸過十天書,所以他名字中"淵"的水字邊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。
這房子也是老先生自己蓋的。
一入門大廳堂裡擺了大小不一的石塊當凳子,我們就坐在這裡看介紹影片。
老先生興趣很廣泛,石頭、木頭、還有各種廢棄物他都會拿來再重新創作。
老先生的工作枱。
通往二樓的樓梯,這房也是什麼建材都用到了。
二樓有個像拜祖先的公媽廳,但全是以石頭來佈置,詮釋的貼近又有趣。
舊時的幾個房間現在都拿來擺放作品陳列。
二樓的長廊。
後院也有一番天地,那個地球儀上還裝置了個大鐵皮戰神像。
現在不容易看到這個遊樂器材了,孩子們都很開心。
超大的鳥籠靠腳合力踩就能推動旋轉。
這一天,我們在魚池鄉開心地體驗一個真真正正台灣孕育的在地素人藝家。
聯絡電話:0932553027
導覽100元/人,導覽加石雕體驗300元/人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