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日據時代的建築。
現在被列為三級古蹟,前身是日本勸業銀行,在總督特區又在火車站旁,可想而知這銀行的重要。
建於1933年,之後經過改建,也已經不是最當初的樣貌了,展示室裡有些老相片,父執輩的應該很有畫面,下次帶阿公來逛逛。
現在的外觀,長圓列柱廊很有希臘宮殿風,有興趣的人可以仔細觀察,據說還融合了埃及和南美的圖騰文化風格。
挑高的前廊很有氣勢。
參觀金庫時,服務員會發給遊客一本存摺。
然後在入口處的補摺機一刷,就會記錄你的參觀資訊。我覺得這個設計很棒呢。
神秘又厚重的大門,如今已經大開!
服務人員見我拍照跟我提醒,最厲害的在門後,有沒有看到層層大鎖。
走,跟我去參觀吧。
裡面是一排一排的陳列櫃,上下二個樓層。
小英今日造型。
據說這箱金條是假的,但這樣滿滿一箱還是很過癮啊。
這箱銀兩,很像武俠小說裡鏢局要運送的道具。
一盒印章,小時候我也常常想當一個可以這樣整天蓋章的小姐。
綠色的一百,紫色的五十,我還有印象呢。
以前上班時,就耳聞土銀的鮮乳很好喝。
這個牆是最有味道的了,新的開關,破舊發黃的便條,時代的變遷就在這個畫面裡。
逛完土地銀行,帶著票還可以免費繼續逛對面的台灣博物館本館。
小子沒力了,只能看看台灣最早的火車騰雲號。
公園的牛很有典故的,是1935年滿州國送給台灣總督的賀禮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