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北】青田七六

隱身在台北巷弄間的教授老宅。

 



懷舊這件事總是顯得很文青,幾個騎單車來穿梭的偶然,又深深喜歡那一轉彎就安靜了的時光。





青田七六原來是亮軒的家,他的父親馬廷英教授的宿舍。3年前重新整理並兼營餐飲,與眾親近。











台北巷弄裡還能遇見這樣的原景。







不刷新不彩繪不塗鴨的存在。





馬教授是地質專家,庭院裡展示者各種石材。







牆上列著366種台灣常見花與生日串結的手創紋飾。







後院的部份改成餐廳。







客廳裡有許多教授的物品,我們跟著導覽志工的介紹一起感受學者愛物之情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家裡隨時有個可以坐的八角窗枱多好。









臨著餐廳的長廊。





有些房間改成了餐廳的包廂。













愛拍照的小三^^







廚房裡的舊櫥櫃是我的最愛,我好懷念。





角落裡時不時會出現的舊物。









走到長廊底是先生的臥室,導覽老師在介紹著建築工法和父子生活軼事。









我也很愛這種沈甸甸的舊皮箱啊。

















這裡也改成用餐區了。







這房子1931年蓋好,如今已是八十年。之前在台東關山住的站長宿舍屋齡更久,某次途經雲林時也看過一批日式屋舍的廢墟。這些具歷史意義代表一個時代的建築,好容易被忽略,或者只是一時興起的被炒作。



某種程度,我也不希望這麼文創化,文創對我的疏離感更甚,總覺得被商品化被曲高都不是它的本質了。



我喜歡那天騎著車經過,正探頭探腦時,一個老太太挽著媳婦還是女兒拎著菜籃出了門來。





有人住著的呢,多好。



不要被導覽,不要被參觀著,讓這樣的氣息像空氣般自然地生活著。







留言